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 | | 2023年第9期

南京社会科学 南京社会科学
2024-09-04

目    录

CONTENTS

NO.9  2023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 研究范式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方法论自觉

    任   平


哲        学

  • 数字劳动的资本积累逻辑探究

    欧阳康  杨德科

  • 从技术“批判”到技术过程“参与”:基于“存在的历史”的一种考察

    孙冠臣



经  济  学

  • 可再生能源多系统耦合协调效应及驱动因素探析

    谭云霞  李雪松  余   敬

  • 人文经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意义

    王晓静  刘士林 杨珺涵

  • 数字新基建促进人文经济的生产机理与产业实践

    黄韫慧  刘玉杰  陈   璐



 公 共 管 理

  • 我国休假制度的演进、困境与优化

    陈肖涵  邢占军

  • “机关干部下沉”与基层应急管理组织的结构化

    ——一个理论建构型过程追踪研究

    于君博  刘春洲


法        学

  • 有权代理的认定规则及其体系影响

    娄爱华

  • 人身危险性罪刑功能的规范依据与司法适用

    宋伟卫


新闻传播学

  • 从热搜榜看平台算法传播公共性建构的三重困境

    陈  龙  经羽伦

  • 新闻算法生态治理:价值导向、核心机制与体系建设

    王   斌  吴   倩‍‍‍‍‍‍‍‍‍‍‍‍


钟山文艺论坛

  • 作为话语实践的网络文学通俗论

    乔焕江

  • 消费主义视野中的“爽文学观”

    高    翔


教  育  学

  • 教师“城乡两栖”的政策化:撬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杠杆

    乔雪峰

  • 数字化时代乡村学生教育平等权保障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

    李    威

文章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范式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方法论自觉

任 平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仅指“加速”,更指“高质量”和“高境界”,因此需要方法论自觉。其中核心环节就是学界要站在“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时代方位上,明确肩负新时代根本性使命,即深刻梳理和总体反思西方话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研究范式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谱写新篇章,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知识体系。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数字劳动的资本积累逻辑探究

欧阳康  杨德科

数字劳动过程产生的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商品和资本的新形式,一方面,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推动着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另一方面,由于数字资本的逐利本性引发的经济无序扩张,助长平台经济垄断、影响实体经济、侵犯消费者福利和阻碍创新等不良社会经济现象。要通过规范和引导数字资本健康发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加强数据监管、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为数字资本设置“红绿灯”,制定相应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使数字资本在被监管下有序健康发展。









从技术“批判”到技术过程“参与”:“存在的历史”的一种考察

孙冠臣

海德格尔及其学生约纳斯、马尔库塞关于技术的“批判”从存在真理、责任原理、审美与爱欲解放三个方向为后世的技术批判确立了典范,也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未来技术进步的想象空间,但这种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的技术乌托邦构想与批判最终只能以激进的政治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随着以大工程、大装备为特征的现代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纳米材料的突破,后现象学的技术哲学家开始参与到具体的技术过程中,带来技术现象学的“经验转向”,从技术批判转向对技术过程的参与,这不仅不意味着海德格尔师徒所发起的技术政治批判过时了,相反,这种参与恰恰说明技术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全方位地决定着人对技术的认知和问题意识,进一步加剧了存在的遗忘。不过,存在的历史命运告诉我们,在未来技术世界,存在将有可能被再次记起,记起存在的契机是自由劳动。









可再生能源多系统耦合协调效应及驱动因素探析

谭云霞 李雪松 余 敬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由“政策驱动”向“市场化驱动”转变,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此,基于复合系统视角,首次将“技术扩散”和“市场”纳入可再生能源复合系统,运用耦合协调度法构建“可再生能源技术扩散、市场、环境”多系统耦合协调模型,解析2011-2022年我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聚集区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异质性及其根本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风能聚集区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居高位;太阳能聚集区系统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斜率最大,受市场成熟度及内生技术改进影响较大;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互为双向因果关系,技术市场化程度和可再生能源消费对系统耦合协调度短期偏离长期均衡的波动均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等。对此,需协调好政府、市场、技术扩散和环境间的关系,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需考虑异质性差别,根据不同可再生能源发展阶段提出相应措施,同时针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集聚区的不同发展趋势制定具体的发展策略。










人文经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意义

王晓静 刘士林 杨珺涵

人文和经济的关系,折射的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深层内在关系。在古代中国,以儒家和墨家为代表,人文和经济的关系呈现出矛盾大于和谐的总体关系。在西方文明的起源和形成阶段,古希腊人建设出了人文与经济有机联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的古代形态,后又经历了道德和历史的二律背反、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平衡两个阶段。人文经济学并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学”范畴,也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学,更不同于美国把文化软实力主要作为一种政治外交工具,既纠正了古代中国“重精神、轻物质”的道德理想主义,也阐述了解决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不平衡的新理念和新路径。开展人文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我国人文经济的长远布局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夯实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基础,在更高发展阶段推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协调发展,有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数字新基建促进人文经济的生产机理与产业实践

黄韫慧 刘玉杰 陈 璐

人文经济的本质是经济与文化的共生与融合。在数字时代,数字新基建与人文经济协同发展,促进了人文经济的应用场景拓展、功能维度深化和创新动能增长。数字新基建通过建构地理和数字的双重空间,以文化和经济为作用对象,嵌入人文经济的整体生产过程,推动知识灵感、数据要素和最终产品的生产,最终为人的全面发展赋予重要支撑。在产业实践上,数字新基建有效催生出产业新形态、推动了产业能效升级、构建起复杂产业网络,为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助力。










我国休假制度的演进、困境与优化

陈肖涵 邢占军

休假对个体的劳动恢复、社会融入和自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整体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休息日、法定年节假日和带薪年休假制度引发公众热议。休假制度不仅要发挥保障公民休假权的功能,同时也要发挥经济功能和精神文化功能。我国休假制度经过了由单一实现保障功能,到着重发挥经济功能,再到兼顾保障功能、经济功能和精神文化功能的演进过程,至今已经建立了较为科学的休假结构,但休假制度仍未能得到完全落实。随着不确定性社会的到来,休假制度的推行和改革面临情境性、结构性和个体性的三重现实困境。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来优化改革休假制度,可以将带薪年休假制度作为突破口,考虑适当增设法定年节假日,鼓励和引导弹性休假,引导人们形成科学的劳动-休闲观。









“机关干部下沉”与基层应急管理组织的结构化

——一个理论建构型过程追踪研究

于君博 刘春洲

“机关干部下沉”已成为我国提升城市基层应急能力,尤其在社区层面处置重大灾害和危机的标志性组织动员措施。在本质上,这是一种将上级行政部门的人力资源临时地注入基层,从而快速补强基层能力的短板的行动。已有研究或从科层制视角出发聚焦分析干部下沉后应急管理体系内部自上而下的“命令-控制”传导的优势与顽疾,或采用协调动员视角探究下沉干部与社区本地力量协同配合的潜力与效果,但均缺乏对下沉社区内异质性组织间互动机制的提炼与分析。为弥补这一不足,本文以结构化理论为逻辑框架,运用过程追踪方法,再现“机关干部下沉”在同一社区内两个不同小区中融入、改变既有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格局的过程,进而提炼出“需求建构、功能调试、角色分工”三个推动下沉干部嵌入基层应急管理组织的机制部件,为理解国家力量注入与社会基层多元组织协同的结构性难题与过程性难题提供了一种理论上的参照。











有权代理的认定规则及其体系影响

娄爱华

既有学说无法妥善解决有权代理的认定问题。要因说忽视了相对人的意愿,抽象说无视被代理人的意愿,基础行为说有违法律行为的基本原理。应依外部关系确定某一代理是否构成有权代理,当被代理人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相对人传达了授权的意思时,被代理人与相对人之间建立了有权代理的外部关系,被代理人基于与代理人的内部关系主张无权代理的,不影响基于外部关系的有权代理认定。不存在外部关系,或依外部关系构成无权代理,但依内部关系构成有权代理的特殊情形,应认定为有权代理。有权代理的认定规则构成表见代理的制度前提,仅在依外部关系构成无权代理,且不存在可依内部关系认定为有权代理的特殊情形,才构成无权代理,也才有必要考虑表见代理问题。










人身危险性罪刑功能的规范依据与司法适用

宋伟卫

我国刑事立法正在逐步发生转向,行为人刑法逐渐受到重视。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被刑法规范纳入罪量要素,大量司法解释将累犯、再犯、多次犯等体现人身危险性的情节作为犯罪的成立标准,刑法入罪标准逐渐从“一元模式”向“二元模式”转变。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刑事裁判中法官对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主观恶性边界的认识模糊,导致人身危险性的适用随意性较大。应立足于现有的刑法理论体系对人身危险性的罪刑功能展开分析,从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构成理论来阐释人身危险性罪刑功能的理论依据。在定罪领域,人身危险性作为罪量标准的适用范围应受严格限制,从而提高行为人重复实施违法行为升格为犯罪的门槛;在量刑领域,外化为具体行为的客观因素具有双向量刑功能,行为人的主观因素经过专业评估后具有单向从轻处罚的量刑功能。










从热搜榜看平台算法传播公共性建构的三重困境

陈  龙  经羽伦

当下,算法正以不可见、不可知的方式运作,并持续影响着公共空间和舆论生态。本文通过对平台热搜榜的细致考察,发现由平台算法传播所建构的公共性存在三重困境:其一,多重行动者博弈下的算法价值设定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平台热搜榜的议题呈现出浓厚的社交化和泛娱化属性,行动者们关于公共性的“问题”和“兴趣”指向并不一致,热搜榜建构的动机与最终结果均呈现非公共价值指向;其二,平台集体是一种由数据痕迹生成的用户集合,这种集合是趣味用户的归类,并不能代表现实中的大众,依据数据痕迹经由算法计算化、定制化的平台热搜榜,无法代表公众观点与意见,其中的议题建构是被区隔和伪公共性的;其三,在公共议题建构中,个性化推荐算法和集体化热点算法,是一对相互矛盾的算法信息导控机制,它们在平台热搜榜中分别形成“兴趣循环递归”和“议题循环递归”,进而导致公共性供给窄化。最终,平台算法传播造成选择性偏见、情感与审美茧房以及数字化、结构性不平等等反公共性后果。









新闻算法生态治理:价值导向、核心机制与体系建设

王 斌   吴 倩

新闻算法从底层逻辑上改变了新闻业主体间的联结模式,形成了全新的信息生态,需要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加以规范引导。针对新闻算法生态治理的现状,要树立新闻算法生态治理的价值导向,提升新闻算法生态的透明性;优化新闻算法生态治理的核心机制,在数据收集、分析、排序及评估的关键环节践行透明化;推动新闻算法生态治理的体系建设,增强治理主体开放性、治理规则的可解释性和治理关系的平衡性。总之,加强新闻算法生态治理体系的建设,在治理理念上,对于智能时代的新闻业问题需要从一事一议的运动型治理转为以结构性调整为宗旨的生态型治理;在治理范畴上,需要统筹传统的新闻政策及媒体规制与新闻算法生态治理之间的衔接融通;在治理条件上,对于新闻算法的知识产权和平台公司的商业利益等问题需要建立从企业创新到社会创新的评估标准。











作为话语实践的网络文学通俗论

乔焕江

如何定位和理解网络文学这一当下巨大的文学事实,已经是文学理论和批评紧迫的任务。在围绕着网络文学展开的各种话语实践中,“网络文学通俗论”逐渐有达成共识的趋势。但这一话语是包括官方、学界、平台资本等力量在内的不同类型通俗论话语实践的结果,其有关网络文学属性的“普遍性知识”地位并不稳定。一方面,在其内部,实际上存在着不同行动者特殊性意图和诉求之间的复杂张力,或者说,其貌似稳定的表象乃是不同话语实践所达成的暂时的或策略性的妥协;另一方面,通俗论的定位有可能延宕人们对网络文学之重要文学史与文化意义的发掘,其与当代文学文艺大众化走向的深度关联不能得到及时把握。深入分析不同通俗论话语背后的意图和潜在诉求,把握不同话语策略所倚重或征用的网文生产的真正“内生力量”,是网络文学批评理论建设必不可少的阶段性工作。









消费主义视野中的“爽文学观”

高 翔

网络文学的“爽文学观”是在消费主义语境中生成,并发展为当代消费社会快感模式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延伸和弥补。基于消费主义所蕴含的时代语境,爽文学观生成了主体膨胀、技术化上升和伦理淡漠这一核心语法。由于爽文书写的内在不足,网络文学从形成对于现实的表征效力、树立写作主体的情动模式以及重构基于主体膨胀的语法等视角出发,形成了广泛的“反爽文”书写样态。“反爽文”美学的兴起源自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悖反,体现了网络文学商业性和审美性的分化与平衡。











教师“城乡两栖”的政策化:撬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杠杆

乔雪峰

区域师资均衡配置政策制度缓解了优质师资过度集中问题,却也引发个体需求与地理空间的失配。流动教师作为能动的主体,策略性地介入了区域师资均衡配置制度,形成了“城乡两栖”的自发秩序。鉴于教师“城乡两栖”撬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价值,可以将教师“城乡两栖”纳入国家政策体系框架。发挥好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杠杆效应,需要构建教师主动流动、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引导的多方协同的资源配置模式,打通资源要素城乡环流的全链条。










数字化时代乡村学生教育平等权保障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

李威

数字化时代乡村学生教育平等权呈现出新的形态——在阶段上更加关注过程平等,在空间上将家校联系在一起,在主体上实现城乡一体化相互赋能。与此同时,数字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复制甚至放大了城乡教育不平等的困境,产生了乡村学生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离农化、乡村数字资源利用的教育性式微、乡村家庭数字教育支持匮乏、乡村社会数字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需要立足受教育权这一基本权利,加强乡村学生在数字世界中教育过程平等的保障;立足政、家、校、社四方合作,建立乡村数字教育支持和指导机制;立足教育数字安全和友善,健全乡村教育数字技术监管与信息报备制度。


本刊坚持原创,欢迎转载

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

本文转载于南京社会科学

欢迎个人转发

媒体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投稿网址:http://www.njsh.cbpt.cnki.net

联系电话:025-8361154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京社会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